首页

搜索 繁体

22:平仓(2 / 7)

经连续来了好几天了,每次专挑许乔上课的时候来,就这么在窗户外面看着,不说话,也不怕人。但她一来班上的小孩就起哄,又笑又喊:“小黑妮子又来啦!哈哈哈!”

许乔也曾到门外去过两次,想问问这小女孩要不要进来听课,但许乔一出门,那小女孩拔腿就跑,也不知道是怎么个回事。

穿花布小袄的班长经常收数学作业,跟许乔这些老师们比较熟。有次许乔在办公室向她问起这个事,班长摇了摇头,说:“她家的情况比较复杂,俺也不知道,可能是她经常被男生们欺负不敢来上学吧。”

许乔也跟杨素校长还有茆嘉同提过此事,但后者表示他根本没遇到过这小女孩,前者则劝许乔不要多管闲事,毕竟穷山恶水多刁民,若是好心办事却被这女孩的家人讹上,那可就太麻烦了。

许乔不是多事之人,加上那小女孩也不是经常出现,就没再搭理。

然而,今天又那小女孩出现了,她不像往常许乔撇一眼她就走,看那架势今天是要在那窗头常驻了。

下一节是杨素的英语课,许乔便挟着课本出门了,果然许乔一出教室的门,那小女孩转脸就走。但这回好像走得很慢,走两步还回头看看许乔,像是在前面带路,要带许乔去什么地方似的。

许乔也就故意走得很慢,跟在她后面也没有着急追上去,想看看她到底在玩什么把戏。

两人走走停停,沿着杂草丛生的小道一路走到了小西河。

冬季河面很低,少得可怜的降水量硬生生将四五米宽的河床压成了两米,就连河岸上也不长草,两只羊被拴在树上,饿得开始啃树皮。

小女孩抱着才从河对岸割的草喂羊,手随便往旁边的小树一指,意思是叫许乔往那儿站。

年纪不大,气势倒是不小。

许乔挪脚站在了她指的地方,问:“找我来有什么事么?”

那小女孩故作不在意,道:“我又没有叫你来,是你自己非要跟来的。”

许乔想想觉得她说的也是,于是道:“你说的对,那我走了。”话落就抬脚,佯装要走的样子。

“诶!别走!”

许乔转身,笑意在他脸上漾开了,他问:“你又没叫我来,我干嘛不走?”

女孩抬头看着许乔,尖细的牙齿咬着下嘴唇:“你那天讲的和尚和馒头的问题……答案是什么?”

许乔道:“你算出来了?说说看。”

那女孩说的是许乔前些天讲的一个课外题,说是寺庙里有小和尚与大和尚共一百个,厨师做了一百个馒头,三个小和尚吃一个馒头,一个大和尚吃三个馒头,馒头正好分完。问小和尚与大和尚各有多少个。

题目倒是很简单,只是课本是三年级的课本,这道题本身也超纲了。许乔那天随口一提,没想到这孩子记在心里了。

女孩黑湛湛的眼睛又大又圆,看着许乔的时候表情绷得很紧,满脸都是期待:“二十五个大和尚,七十五个小和尚对嘛?”

许乔道:“对,就是这个答案。你怎么算出来的?”

女孩抿着嘴,一脸遮不住的笑意,她故作不在意,先跑过去把远处的羊牵回来,拿木楔子把绳钉在地上,然后又从一旁的小杨树树杈上拿下来一个蛇皮袋子铺在地上,她自己坐了一边,又伸手拍拍另一边:“你坐这儿,我跟你说。”

许乔走过去坐在她身边,他觉得这孩子实在是可爱。

“我一开始就想着一个和尚分一个馒头,肯定是小和尚吃撑了,大和尚吃不饱。所以大和尚一定比小和尚人数少。我就先把这一百个馒头全都分给大和尚,就是三十三个大和尚,没有小和尚。然后慢慢从三十三往小了一个个试,试到25就正好合适!”她一边讲,一边拿树杈在地上划拉着,说到最后把木棍扔了,激动地拍手。

方法不是最好的,但这小女孩的确很聪明。

许乔称赞道:“算的真好。你叫什么?”

“我叫吴倩。不过我爸妈都叫我小名,我小名叫昭娣。”

“昭娣”谐音“招弟”,是以前有的人家生了女儿不满意,为了下一胎生个儿子,才会给女儿起的这名字。这名字有点历史了,没想到现在还有人用。字面看倒是没什么,只是重男轻女的意味太重,念出来多少有点折辱人的意思。

可能吴倩年纪小没察觉,但许乔却不想这么叫她,于是他道:“我觉得倩倩好听,我叫你倩倩吧。”

吴倩鼓着腮帮子,两颗黑葡萄似的眼睛在眼眶里转了转:“好呀。”

“今年多大?七岁还是八岁?”

她撇了撇嘴,道:“我都十岁了。”

或许是过于她瘦小,所以显得实际年龄要比同龄人偏低。相比之下,许乔班上的班长倒是十二三就已经出落地聘聘婷婷了。

许乔没在意,伸手点了点旁边的羊:“帮家里干活挺好的,但是十岁到上学的年龄了,不能贪玩。”

她摇了摇头,有些失落:“不是的。你们没来之前我就在镇上上学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