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051~053(1 / 6)

051苏碧痕开店了(剧情)

在家门口摆摊改卖药炖土虱的生意,越来越热闹了,苏碧痕又去买了两组小桌椅,现在共有四组小桌椅了,常常客满,自备锅碗瓢盆来买药炖土虱的男客也多了,食补药包卖得也比以前好。

会受欢迎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:陆武。

陆武原本就偶尔会上街跑腿、采买什么的,但苏碧痕在外顾摊子的时候,他就会进出搬移摆摊、收摊的物品、进去洗碗、把洗好的碗匙端出来等等。

附近街坊、邻居,看着陆武从──一个穿衣服像挂在树枝架上的排骨精,逐渐长成粗布衣衫包不住底下遒劲曲线的巍峨男子,而且体格好、力气大;街坊都说是因为吃了卖剩药膳鸡汤的关係。

再加上后来卖的药炖土虱汤,又隐含了壮阳的功效,口耳相传,慕名而来的男客越来越多,卖出去的食补包也是以男用壮阳为大宗。

姚双凤觉得这样的调整对了,也得感谢夏景跟她说花街的客人大部分都是男子。这个世界女人虽然尊贵但数量较少,若要论客群还是男人的市场大些。而且姚双凤她们居住和摆摊的地点离花街不远,来这吃补品的客人,有些是身分较高、较自由的花街伎子,也有要去花街消费的男客。

渐渐的,客人越来越多,门庭若市,都会对路过行人造成影响了。苏碧痕考虑去租个店面,将路边摊改成小店的形式来营业。

苏碧痕虽然本业是医者、擅製药,但出城采药一去至少一两天,不能好好侍奉妻主;外出行医的话也可能被女客调戏。所以只卖几种食补包,药材单纯,每天还可以回家为妻主准备三餐,对他来说是内外兼顾的好选择。

就在这时候,有人对他们伸出了橄榄枝;那是斜对街角的馄饨麵店老闆──程年。

程老闆说,当初看苏碧痕在自家门口摆摊卖鸡汤,客人稀稀疏疏,还有些替他捉急,没想到改卖土虱之后,客人暴增,反而是他自己的馄饨店生意仍旧持平。

他佩服苏碧痕的手艺,因为自己也曾经买过苏碧痕的药包,託人抓了土虱来炖汤,但就是没苏碧痕做的好吃,土腥味加上药怪味,五味杂陈,他刚喝一口就喷了出来。

程老闆想了个腹案:他的一楼店面给苏碧痕用,不收租金,但店内的伙计含他本人,每个月都要拿例饷,每年略为上调,而营业利润他也要分一成。

苏碧痕去他店里看了那些伙计,含厨子共有六位年轻伶俐的,其他两名垂垂老矣,拿着抹布的手都在抖,收个碗慢吞吞的,隔壁桌客人都吃完一轮了……

两方最终妥协:苏碧痕只留四个年轻伙计、程老闆和厨子两名,然后每个月的利润,分程老闆二成。

苏碧痕回家询问姚双凤意见时,姚双凤是赞成的,毕竟馄饨店离家近,苏碧痕不用再找店面、买生财器具和找伙计。

于是药炖土虱摊就正式挪到斜对角,变成店面了。也不用告知老客人搬了家,因为只要到原摊位,转个头就能看到疑似新的店舖,顺着香味走,就更确定了。

而原本卖的馄饨麵和小菜等等,也有原本的厨子料理,苏碧痕能卖的品项更多了;程老闆就变成掌柜的角色,招呼客人、收钱、记帐;苏碧痕在另一头,卖食补包、帮客人把脉。

土虱和药包都是他从家里搬来,只教给厨子杀鱼、炖煮的部份,盛碗和收拾也有店内原本的伙计负责,陆武又閒了下来。

至于原本的老年伙计就在店舖后院打杂,或是在二楼歇息,不进入一楼店面参与劳动。

既然有了店铺,就要挂招牌,苏碧痕原本要将店名取为姚记药炖舖,但姚双凤前世出过名,比较嚮往低调的生活,所以让他用自己的姓,又改了名,招牌上写〈苏记食补〉。

小小生意,没做什么开店誌庆,简单放串鞭炮就完事。

苏记食补开张后,陆武除了早上帮忙搬土虱至店里之外,其他的时间多半待在家中,洒扫工作虽然没有苏碧痕做得细緻,但也越做越上手;初四除了早晚必定侍奉姚双凤,还会抽空去田野捕捞土虱回来,放在大木盆里,用院中的井水养着去除土味。而姚双凤待在家无聊,仍旧常常跑去苏碧痕身边窝着。

店里有着像药铺那样的长柜檯,和与柜檯同宽的高架子。

原本后方架子是拿来放装盘小菜的,若有客人点,柜台内的老头,就慢吞吞转身,将小菜拿到檯面上,让客人自己端到桌上去吃。苏碧痕来了以后,把小菜改放到厨房出入口的浅架子上,那儿有一桌备餐区,方便小二整理每桌订单再送过去。而原本柜檯后方的架子,就改放苏碧痕卖的食补包,他就坐在原本老头子负责传递小菜的位置,在柜台上帮客人把脉、结算食补包的钱。

程掌柜在柜檯一端的老位置帮客人结帐,苏碧痕就坐在另一头,而姚双凤搬了张竹编的小板凳,坐在苏碧痕身边,旁边隔一小段距离就是程掌柜。柜台高高的,客人若是不越过柜台的话,看不到她。

苏记食补在非用餐结帐时间,程掌柜是不怎么忙的,但因为来买食补包的客人老爱问东问西,所以苏碧痕有时会与客人聊上许久;程掌柜得空时,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